新闻媒体

品味历史忆传承,展望未来踏征程(一)

  • 分类:新闻媒体
  • 作者:沈晓倩
  • 来源:党群工作部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10-18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

品味历史忆传承,展望未来踏征程(一)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新闻媒体
  • 作者:沈晓倩
  • 来源:党群工作部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10-18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冶沈勘”)始建于1956年。走过六十五个春秋,源于重工业部勘察总公司沈阳分公司的中冶沈勘,自成立之初,便以共和国冶金建设先驱者的雄姿担负起工业强国的深沉使命,回望这六十五载的风雨兼程,中冶沈勘与时间同行,与时代同步谱写了报国之华章,回首这六十五年征途漫漫,中冶沈勘人百折不挠,奋进昂扬铸就了强企的诗篇。

今天就让我们聚焦一代代中冶沈勘人,在回味一代代中冶沈勘人自己的“长征”的同时,品味中冶沈勘六十五年来的历史与传承,捕捉中冶沈勘企业精神的内涵和精髓……

鉴初心峥嵘岁月篇----铸造敬业之基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中冶沈勘建院之初,一批批青年来到这里,扎根这里,现在他们已经从有志青年变成了耄耋老人,但是谈起当年在中冶沈勘工作生活的日子,他们饱含深情,感慨万千,中冶沈勘一路走来的历史长卷中,记录了他们的青春和奋斗过的日日夜夜。

今天让我们一起聚焦老一辈中冶沈勘人,与他们一同回望建业之初的那些峥嵘岁月。

 

采访人物:杨嵩山   

中冶沈勘原测绘大队副大队长

2021年立秋前一天,我们拜访了中冶沈勘退休老干部杨嵩山。约定一点半的采访,我们提前了十分钟到达,而杨老已经等在小区楼下,只见他戴着遮阳帽,身手矫健,热情的跟我们打招呼,精神矍铄,满面笑容。

简单的自我介绍后,在杨老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的家。杨老一个人独居,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,秩序井然。墙上随处可见他亲手书写的“生活小妙招”、“养生小秘诀”,字迹工整,笔劲铿锵,可以想见杨老多年的测绘功底不仅没丢,还过着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。

杨嵩山,1935年5月出生,1957年6月从哈尔滨测量学校毕业,被分配到时称冶金工业部勘察总公司沈阳分公司的中冶沈勘,一直到1995年正式退休,他从一名测量员到测绘小组组长,再到测绘大队副大队长,三十八年来一步一个脚印,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见证了中冶沈勘的发展。

 

回忆起那段在中冶沈勘的日子,杨老激动的说:“中冶沈勘人的脚步,踏遍了大半个中国,零上42度的海南岛留下了中冶沈勘人的汗水,零下42度的嫩江雪地里留下了中冶沈勘人的足迹;西北镜铁山下有中冶沈勘人的丰碑;海沟金矿除夕夜有中冶沈勘人的歌声。说到动情之处,杨老朗诵起当年在吉林海沟金矿做地形测量时所作的七言律诗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除夕感》

七八开年战鼓擂,

沈勘将士抖神威。

日夜行程二千里,

会战迎春破陈规。

高山雪地汗水洒,

手捧蓝图凯旋回,

海沟会战辞旧岁,

初一捷报北京飞。


   虽然退休多年,杨老始终关注着公司的发展,中冶沈勘近年来坚持走特色发展、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,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绩。作为老一代中冶沈勘人,杨老说:“公司一直没有忘记我们,2018年5月组织了‘时光知味,岁月沉香’主题活动,邀请了44名离退休老同志回到公司,王明宝董事长带着我们参观了新办公楼,院史馆,跟我们一一握手,一起叙旧。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是非常的激动,感到震撼,我真的觉得中冶沈勘人了不起,一代更比一代强。”杨嵩山老人说,我们有今天的发展,是因为中冶沈勘人有不可磨灭的精神传承:

听党的话,勇往直前。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,中冶沈勘整编制调出400余人,参加祖国西南西北的建设;1961年恰逢三年自然灾害,中冶沈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主动参与了新民小梁山二台子贫困区建设。杨老说在当时每天吃着面粉、树叶、酒糟混合成的食物下地干活,并一度患上牛皮癣和贫血的毛病。但是国家的嘱托,不可辜负,经过四个月的劳动,中冶沈勘圆满完成了任务,杨老由于表现突出,获得了“五好民兵”的荣誉。

吃苦耐劳,敢于胜利。中冶沈勘成立初期,只有测绘、地质、水文三个专业。工作和生活都很艰苦。工作中,汗水、露水、雨水时常相伴,坐在帐篷里听狼叫、扎在雪地里冻坏手脚习以为常。杨老看着我们恳切的说:“现在条件好了,仪器设备比我们那时候先进不知道多少倍,但是中冶沈勘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绝对不能丢”。

 

 

质量优先,打造精品。“我们中冶沈勘历来的传统就是重视质量,注重科学管理,致力于打造精品。我们那时候经常开展技术表演和经验交流。我当年在《中国测绘》、《测绘工程》等期刊上上都发表过文章,而且还被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。”说到此处,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杨老的自豪,这也是中冶沈勘人的自豪。

不惧风险,勇挑重任。回想起1964年抚顺301厂地下管网工程和1983年鞍钢控制测量工程,杨老说“在建设301厂地下管网工程的时候,地下有毒气,鞍钢控制测量爬高楼、爬水塔,爬垂直梯,都非常危险。但是这点困难是难不倒我们的,带着防毒面具也要上,握着安全绳硬着头皮也要上”。“当然了,我们肯定是安全第一的,都是经过仔细讨论寻找的最优方案,然后才开始作业的,就是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没怕过,有困难就积极解决,这就是中冶沈勘人”。

 

 

在采访中过程中,我们又被杨老家里摆设的旅游照片和墙上挂着的一张测绘图吸引了。仔细一看,杨老退休后,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,同时也在家门口做了件“大事”。他亲手绘制了一幅《家周围的示意图》,示意图上纵横交错的街道,精准详实的建筑,再次展现了杨老深厚的测绘功底,这么多年了,“祖传手艺”也没丢,这就是中冶沈勘人的实力,沈阳本地的报纸也对杨老这幅《家周围的示意图》进行了报道。

 

 

这更激起了我们进一步了解杨老丰富的退休生活的兴趣。我们有幸看到了杨老制作的家庭档案,杨老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家庭都倾注了自己的热爱,看着一本本相册和笔记,这不仅是记录着一个家庭的历史,同时也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,他用实际行动营造了好的家风和传承,被沈阳市铁西区授予“和谐示范家庭”这个荣誉真的是实至名归。随后,杨老向我们展示了他退休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所获得的各类荣誉。可以看出,杨老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,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担当和使命,不仅在街道担任平安使者,还加入了平安志愿者和社区通讯员的队伍,并获得了高度的认可。

 

 

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,杨嵩山老人郑重的说:“今天又回想当年起奋斗在中冶沈勘的日子,作为老一辈中冶沈勘人,我永远自豪,一定要把“中冶沈勘”这个老字号发扬光大,让我们这支历久弥新的队伍永葆青春。”

 

 

结     语

杨嵩山是老一辈中冶沈勘人的缩影和写照。他们积极、乐观、坚毅、果敢,能吃苦,肯拼搏,这也是中冶沈勘精神的缩影。他们用敬业拼搏铸造了中冶沈勘的坚强基石,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“成功必定有我,企兴我必有为”,中冶沈勘在特色发展、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“长征”路上“一天也不耽误,一天也不懈怠”。中冶沈勘人必将大路越走越宽广,歌声越唱越嘹亮!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电话:024-81355788 / 81355777 传真:024-24801014 地址:沈阳市浑南新区白塔三街300号

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辽ICP备10004544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沈阳

投诉电话:024-81355919

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